首页

妍妍女王丝袜足虐

时间:2025-05-29 02:25:16 作者:全球首个5G-A智慧机场通感基站助力云南保山机场智能化转型 浏览量:18699

  中新网保山5月28日电(陆希成 倪婷 杜忠恒)28日,记者走进云南保山云瑞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跑道车辆的实时位置、空域鸟类活动路径等数据正在动态更新。作为全球首个应用5G-A通感一体技术的机场,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航空港正在探索从传统人工管理向智能化运营的转型之路。

  保山云瑞机场地处保山市隆阳区南郊,始建于1929年,曾是抗战时期飞虎队驼峰航线的重要起降场。1958年复航后,成为全国首个地州级民用航空站。2021年,正式启用新航站楼,设计年吞吐量180万人次。

  “传统的机场安全监测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和雷达探测,存在盲区多、效率低等问题。”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山机场航务部主任辉智鹏介绍,特别是对于低空无人机、鸟类等目标的监测,以往只能“靠眼看、拿望远镜观察”,难以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监控。

  转变发生在2024年3月。保山云瑞机场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下称“云南移动”)合作,建成全球首个5G-A智慧机场通感基站系统。目前已完成7个5G-A基站开通,并上线中移凌云低空监测平台,开展无人机飞行轨迹识别测试100余次,捕获鸟类飞行活动35次,飞行区车辆行驶轨迹识别测试50次,飞行区行人轨迹识别测试50余次。

图为5G-A通感一体化平台。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山机场 供图

  该系统以5G-A通感一体技术为核心,深度融合通信、感知与算力功能,构建全天候、多维度的主动安全监测体系。云南移动保山分公司DICT客户经理李金洲介绍,通过5G-A通感一体技术可实时追踪低空无人机、飞鸟活动轨迹,精准识别地面人员与车辆动态,并借助AI算法预测无人机碰撞风险,为应急处置争取关键时间窗口。

  针对传统有线监控盲区,系统创新部署5G RedCap轻量化摄像头,解决光纤布设难题。同时通过多载波聚合与FTTR(光纤到房间)技术优化旅客网络体验,实现安全防护与服务质量双重提升。

  选择保山云瑞机场作为全球首个试点具有典型意义。“云瑞机场地形平整、跑道构型相对简单,有利于技术验证和优化。”辉智鹏表示,此外,作为典型的中小型支线机场,这里积累的经验也更容易向全国同类机场推广。

  自系统启用以来,机场低空检测准确率达95%,实现7×24小时低空、地面监测,有效降低航空运行风险。

  “这套系统更大的价值在于将原本分散的、被动的安全防范转变为系统化、主动式的智能管理。”辉智鹏介绍,目前系统主要提供咨询信息而非决策信息,即向管理人员提示潜在风险,由人工进行研判和处置。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将逐步引入无人机自动驱鸟、智能巡检等应用,进一步提升机场运营效率。

  李金洲表示,5G-A通感一体技术在民航领域的首次应用,不仅为保山云瑞机场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更为中国中小机场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一条新路径。随着技术不断完善和应用场景拓展,这一创新模式有望在更多机场推广,助力民航高质量发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埃文·凯尔开启中国行 首站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高凯)收入68种“楚辞章句”和“楚辞集注”文献,作为《楚辞大典》的第一批成果,《楚辞大典·第一编》12日在北京首发。

老舍戏剧节高校戏剧Showcase公益展演活动在京绽放青春光彩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在接受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8月份汽车市场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头部企业如比亚迪继续保持强势地位。零跑汽车与欧洲斯泰兰蒂斯集团的战略合作帮助其打开了欧洲市场,部分销量增长来自出口。深蓝汽车的显著销量增长得益于其独特的设计、高性价比,以及与华为合作搭载鸿蒙系统,提升了科技含量,从而推动了销量增长。

【央视快评】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一位留疆志愿者是在湖北上的大学,在被问到为何不选择留在武汉时,他说:“西部更需要我们,留在武汉可能无法称之为‘人才’。”然而,乔金保发愁的是,科室想招聘一位“学科带头人”,橄榄枝抛出去一年多,还无人问津。

最高检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犯罪打击力度持续加大

“金价在连创新高后目前高于200天均线11%,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超买,但偏离程度仍算不上极端。此前金价在2011和2020年达到阶段高点时,偏离程度分别接近30%和26%,在2022和2023年的高点时也高出均线13%左右。当前强势的上涨动能叠加再次升高的降息预期和隐约的避险需求,金价在均值回归前或许还有继续(最后)冲高的可能。”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erryChen对记者表示。

“雾凇之都”吉林创造性实现四季可赏雾凇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站长李强表示,今年以来,科研团队凝聚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和新疆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合力,把推广优良适宜品种、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将试验过程中总结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一线,使花生亩均播种量达到11000穴,大幅提升种植密度的同时,保证花生的坐果率和品质,最终实现优化群体数量,挖掘增产潜力的目的。(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